现阶段, 国内电阻炉相关校准规范内容大体一致, 但是实际操作均存在一定的偏差, 对相关检测机构而言, 校准时间过长、难度过大、效率较低, 进而引起精确度偏低等状况, 无法实现良好的校准目的。为了提高电阻炉在科研、工业中的实际应用功能, 对其进行校准方法的全面分析十分必要。
1.1 结构组成
箱式电阻炉一般由两部分构成:炉体、控制单元。二者可以独立、也可以组合式设置。炉体作为主要加热元件, 一般为台式机构, 包括炉衬、炉壳两部分, 测温核心电偶在炉膛内部设置, 借助补偿导线与控制单元实现连接控制。
1.2 校准方法
(1) 外观检测, 从电阻炉的外观进行名称、型号、应用范围的分析, 保证对应控制结构的稳定性、功能完善性。补偿导线需要接触良好, 电源接通后进行各部分进行运行维护检测, 避免普通导线替代补偿导线的状况, 原因在于电阻炉温度过高, 热电偶末端会发生高出环境几十度的现象, 常规导线无法满足这一要求。(2) 标衬温度的选取, 由客户指定、或温度上下限作为常规选取数值。实际运营处理中, 若客户指定的为某一温度定值, 则需进行标衬温度处理, 如面粉加工操作中, 550℃为常用标衬温度处理, 水泥行业中将950℃设为标衬温度, 校准期间需要根据客户核查实现确认处理。(3) 测温区的选择。对于箱式电阻炉的设计处理, 需要考虑长阿基啊参数、运营工作范围的处理, 对应炉膛尺寸需要满足实际工程需求。(4) 校准操作的步骤分析。校准需要针对热电偶、补偿导线、开关等进行处理, 空载条件下的校准较为常用, 将耐高温材质的丝线固定于对应测温装置中, 标记后进行测温处理, 标记后将测温架置于炉内, 热电偶的因处需要放置于炉体外部, 关门后借助补偿导线进行检测元件的连接, 检测对应热电偶等零部件, 实现稳定正常操作的目的。炉温达到对应温度后需要进行读数记录, 进而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对应误差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