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微生物培养及其药敏结果的正确解读对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感染患者1 000例病例资料,统计其病例中按照是否遵从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0例;按非药敏选药治疗为对照组,按药敏选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例中对微生物培养及其药敏结果的解读方式和使用的抗菌药物正确性,以及对治疗结果的相符性及其总有效率差异。结果:1 000例研究病例中,其中310例患者(31.00%)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与药敏检测结果相同;320例患者(32.00%)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根据药敏检测结果进行适当调整;370例患者(37.00%)仍然坚持继续选用的抗菌药物和药敏检测结果不一致;而630例患者(63.00%)的微生物培养结果与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相一致;观察组患者经过72 h抗感染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20%)高于对照组(77.00%)(p<0.05)。结论: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解读的正确性可有效提高患者抗感染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可以正确指导临床医生用药的合理性。
抗菌药物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1]。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控制以及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引发细菌耐药、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死亡率的上升[2]。在感染初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通过采集标本,培养、分离致病菌,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3]。为了有效降低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提高其抗感染治疗效果,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4]。为此,笔者探究了微生物培养及其药敏结果的正确解读对抗感染药物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其对抗感染治疗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感染患者1 000例病例资料,统计其病例中按照是否遵从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0例。其中患者(男480例,女520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15岁,平均年龄为(41.9±3.0)岁。在患者入院后,采用血液等标本送微生室培养、分离、鉴定病原菌,其微生物检验结果呈阳性者,且患者的多部位或单部位被明确诊断为感染的。
两组病例的入选标准,即(1)入院后均入住普通病房,无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史者;(2)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为阳性者;(3)在入院后,经检测患者的多部位或单部位明确被诊断存在感染者。
排除标准,剔除(1)在微生物检验报告结果出来之前和完成抗感染治疗之前,主动停止治疗或出院的患者;(2)未使用过抗菌药物,但有感染诊断报告和微生物培养报告呈阳性患者;(3)住院时间小于72 h患者。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采集血液、痰液和其他病原学标本适量送检微生物培养,并记录患者细菌培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础病情况,以及尿素氮、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体温、呼吸、血糖、脉搏以及血压等测得值。除此之外,还应记录医生在调整患者治疗用抗菌药物时是否依据药敏报告结果,以及患者住院期间和感染诊断相关的各类微生物标本(如药敏报告的送检情况以及送检内容和结果)与当前使用的抗菌药物的一致性、患者住院72h和出院时的好转评价等情况。
1.3 药敏检测方法和微生物鉴定及其耐药的表型
采集其他所有标本(除了血液培养外),均须培养分纯后接种于bd细菌鉴定仪中;将血液标本置入bd血培养瓶培养。采用bd细菌鉴定仪检测、鉴定细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的判定,按中介(i)、敏感(s)和耐药(r)判定;按照相关资料中的鉴定标准,最低抑菌浓度(mic)在各种敏感试验药物中的值注明在检验报告单上。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进行检测时则采用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
1.4 评定标准
在标准的判定时,依照医生对微生物培养阳性结果的遵从性。药敏结果和微生物检测报告与抗感染药物治疗过程中所用的抗菌药物一致,或者药敏结果和微生物检测报告与抗感染药物治疗过程中所用的抗菌药物不一致。
如果医生根据微生物检测报告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抗菌药物则判定为遵从,换句话说也就是微生物检测报告结果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仍然相符合。如果药敏结果和微生物检测报告与抗感染药物治疗过程中所用的抗菌药物不一致,同时在用药时医生也不做任何的调整,则判定为非遵从。
治疗72 h的疗效判定方法,疗效判定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即:(1)有效,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病症全部消失,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者;(2)好转,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病症改善明显,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者;(3)无效,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病症未好转同时有恶化迹象者。计算总有效率,即总有效率=(有效例数 好转例数)/总组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